重拾幸福:從屋頂到草地,乖乖行為蛻變的故事

曾經,那些對狗狗來說再稀鬆平常不過的生活,對乖乖來說卻是遙不可以及的。而現在的乖乖不但對陌生的人、事、物也不再警戒害怕,更有著愛他的媽媽,帶著他聞聞草地、聽聽蟲鳴鳥叫,盡情享受草地與人的溫暖。

犬研室寵物訓練

作者

大雄 Percy

8 年經驗的狗狗訓練師

看看他的文章

3/24/2025

乖乖的世界只有屋頂上的一片天空

乖乖的媽媽是他生命中的第二位主人,在前飼主家中時,被關在頂樓長達兩年,飲食不規律,甚至連接觸戶外的機會都沒有。在媽媽接手後,得知乖乖連幼犬時期的預防針都沒施打,更別說定期吃體內驅蟲藥,因為過往的生活經歷,媽媽下定決心給予他一個溫暖的家。

剛開始回到家時乖乖都很穩定,但大概平靜的相處了5個月後,因一次在戶外散步時受到驚嚇,從此之後,不管看到任何人、車經過,乖乖都會非常激動的狂吠暴衝,媽媽也因為乖乖的行為,導致不敢帶乖乖出門散步,怕造成鄰居的困擾,卻也因此造成乖乖累積更多壓力,連家人回家都狂吠不止,對陌生人的出現也展現出強烈的攻擊行為,基於以上的困擾,媽媽最終找到了犬研室。

老師與乖乖的第一次碰面

第一次見到乖乖時,我們是在家門外碰面,當乖乖看到我的當下,直接狂吠飛撲過來,充滿了敵意,嬌小的媽媽險些拉不住。即使我保持距離默默地在身後觀察乖乖的散步狀況,但乖乖還是一直回頭吠叫,焦慮不安一直轉圈,嘴角甚至流出了許多口水,這時我心裡明白,乖乖的問題並不簡單,他需要很多時間來緩解自身的壓力。

回到家後,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後,總結乖乖有以下狀況:

  1. 挑食問題:不吃飼料,需要加鮮食或罐頭,人離開時無法專心吃飯。
  2. 散步暴衝:只要看到人或車會暴衝追咬,狂吠不止,導致主人不敢帶出門。
  3. 警戒吠叫:只要有不熟悉的聲音就會吠叫,家人回來也會狂吠,容易嚇到親戚小孩。
  4. 聲音敏感:在外面散步時聽到不熟悉的聲音,會嚇到四處逃竄。
  5. 社交互動:因小時候缺乏與人互動的友善經驗,導致對陌生人有敵意。

後來媽媽也跟我分享乖乖的過往經歷,讓我更能體諒乖乖現在的行為表現,我也下定決心,一定要盡我的努力,好好幫助乖乖。

需要努力的方向很多,但有愛就能完成

  1. 改善挑食:先改善在家中吃飯的狀況,根據狗狗的情況,循序漸進到戶外進食,降低戶外刺激所帶來的壓力。
  2. 散步訓練:增加散步次數,透過嗅聞來釋放壓力,慢慢適應人類的社會環境。
  3. 指令訓練:滿足狗狗互動的需求,幫助狗狗學習思考,與主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。
  4. 關注與睡眠:減少飼主對狗狗不必要的關注,提供有安全感的場所,讓狗狗擁有更好的休息品質。
  5. 陌生人接觸:飼主學習安撫狗狗的情緒,幫助狗狗認識陌生人,建立好印象,讓乖乖覺得所有人都是好人。

走出陰霾,盡情享受草地與人的溫暖

透過兩個月的不懈努力,乖乖的訓練終於有了初步的成效,媽媽為了讓乖乖有更近一步的提升,因此又再報名的一期課程。長達四個月的練習後,乖乖完成了我們所有的訓練目標,不僅改善了之前所有的問題,也認識了許多人類朋友,這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!乖乖的媽媽從未放棄,而乖乖也用自己的努力回應了這份愛,現在的乖乖,從原本困在屋頂、充滿恐懼,到如今能在草地上自由奔跑、與陌生人互動。我們也希望透過這次的到府家教經歷,能為其他面臨類似問題的飼主們提供參考,實現人寵共生的和諧生活。

乖乖和陌生人互動的樣子:

再讓我們看一次乖乖的進步吧!

推薦閱讀
狗狗胸背帶怎麼挑選、怎麼穿?常見5種胸背帶差異一次看!|狗狗胸背帶推薦(上)|犬研室
胸背帶是狗狗散步時不可或缺的裝備,但如何選擇合適的胸背帶常被忽視。 讓我們一起了解挑選胸背帶需要注意的細節吧!
二月的蛻變:從搗蛋鬼到貼心小天使
二月,一隻充滿活力的黃金獵犬,曾因過度精力讓媽媽傷透腦筋。在犬研室 Larry 老師的陪伴下,透過調整環境、訓練遊戲,逐漸從搗蛋鬼變為貼心的小天使。她學會隨行、聽指令,甚至接受媽媽的擁抱,與家人建立深厚的感情,成長有挑戰,但也充滿了愛與陪伴的感動。
柴犬麻糬的心靈轉變之旅:從恐懼到信任的重建
初見麻糬時,因為壓力與不安全感,一直以來都在保護自己的權益,也因此產生了不安與侵略行為(攻擊)。透過理解狗狗的需求與生活上的調整,現在從麻糬與爸爸之間的互動,可以深刻感受到他們不再是彼此誤會的家人,而是信賴的夥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