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犬飼養的常見問題前三名-日常照顧篇‍|犬研室

幼犬的飼養問題形形色色,我們將這次文章以幼犬飼養的常見問題,分為「日常照顧」、「吠叫問題、大小便問題、咬手咬腳問題」、「訓練時機」篇,分別列出問題的前三名與大家分享。

幼犬飼養的常見問題前三名-日常照顧篇‍

作者

Kyle

希望可以感動更多人,分享與狗狗彼此信賴的相處方式,一起創造更多幸福快樂的回憶!

看看他的文章

3/24/2025

本篇「日常照顧」包含:

  1. 幼犬的餵食方式及份量
  1. 幼犬的睡眠時間及品質
  1. 幼犬什麼時候打預防針

幼犬的餵食方式及份量

每一種飼料會隨著成分的不同,影響每顆飼料的大小、營養成分,可以參考飼料包裝袋上的每日或每餐建議份量,不同年齡層、體重都有不同的建議,才能比較完整吸收營養,

幼犬建議以少量多餐進食,比較能幫助尚未成熟的消化系統將每餐營養完整吸收,使身體發育能比較健全,也減少未消化的蛋白質被排泄出來的機率,降低吃排泄物的可能性。

隨著發育至4~6個月時,消化系統逐漸成熟,可以開始增加純蛋白質(建議肉類零食,並使用在訓練上)並從小量開始慢慢增加,避免過度刺激腸胃造成狗狗拉肚子。

各階段建議的食物份量:

3~6個月,建議每日四餐或以上。

6~12個月,建議每日三餐或以上。

一歲及以上,可以以兩餐為主。

不過每隻狗狗的身體狀況不同,食物份量可能會有差異,可以觀察排便的軟硬度,乾硬且撿起來碎碎的,可能是吃太少了,偏軟且撿起來會沾黏在地上,有可能是吃太多,觀察後來調整至適合狗狗的份量,比較不容易有吃不飽或吃太飽鬧肚子的情況唷。

睡眠時間及品質

大家應該都還記得幼稚園的午睡時間,有沒有印象自己或是身旁的同學在吃午餐時邊打瞌睡呢?
不論人或狗狗,年紀越小,清醒時腦袋吸收的資訊就越需要被消化,而睡眠就是腦袋在休息與恢復的時候。

尤其散步或訓練完,狗狗都會特別累,因為腦袋接受太多資訊了,需要被好好消化和恢復。

這邊要特別提及一下,無論是我們或狗狗,擁有良好的睡眠長度及品質,都可以幫助到狗狗情緒和行為的穩定唷!

各階段建議的睡眠時間:

0~6個月,建議每日16小時以上。

6個月以上,建議每日14小時以上。

預防針

狗狗出生約兩個月內,免疫系統都受母親經由胎盤和初乳提供的母源抗體保護,這時期打進去的預防針可能受母源抗體影響,無法達到預期的免疫效果。

建議先帶幼犬回家一到兩週,再去補打第一劑預防針,避免在不熟悉人與環境的情況下,感到緊張不安影響免疫力,受人或環境裡的病菌感染。

各階段建議施打預防針時間:

兩個月大左右,第一劑

三個月大左右,第二劑

四個月大左右,第三劑

關於狗狗疫苗施打及身體照護相關的細節,會因為狗狗的反應及狀況而有差異,建議都可以向獸醫師諮詢唷!

日常照顧篇的最後,有沒有發現狗狗其實跟人類小孩很相似呢?

身體與心智皆會隨著時間逐漸成熟,餵食、睡眠、身體健康等,都需要仔細調整才比較能幫助將來的發展。

下篇,「幼犬飼養的常見問題前三名-吠叫問題、大小便問題、咬手咬腳問題」我們會與大家說明這些情境以及應對方式。

推薦閱讀
狗狗胸背帶怎麼挑選、怎麼穿?常見5種胸背帶差異一次看!|狗狗胸背帶推薦(上)|犬研室
胸背帶是狗狗散步時不可或缺的裝備,但如何選擇合適的胸背帶常被忽視。 讓我們一起了解挑選胸背帶需要注意的細節吧!
二月的蛻變:從搗蛋鬼到貼心小天使
二月,一隻充滿活力的黃金獵犬,曾因過度精力讓媽媽傷透腦筋。在犬研室 Larry 老師的陪伴下,透過調整環境、訓練遊戲,逐漸從搗蛋鬼變為貼心的小天使。她學會隨行、聽指令,甚至接受媽媽的擁抱,與家人建立深厚的感情,成長有挑戰,但也充滿了愛與陪伴的感動。
柴犬麻糬的心靈轉變之旅:從恐懼到信任的重建
初見麻糬時,因為壓力與不安全感,一直以來都在保護自己的權益,也因此產生了不安與侵略行為(攻擊)。透過理解狗狗的需求與生活上的調整,現在從麻糬與爸爸之間的互動,可以深刻感受到他們不再是彼此誤會的家人,而是信賴的夥伴。